冬令食譜系列-紅糟肉(福建菜)
上課日期:2013.12.01
◎ 閩菜流派
閩菜又稱福建菜,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。最早起源于福建閩侯縣,後來形成福州、
閩南、閩西三種流派。福州菜包括泉州、廈門,菜餚淡爽清鮮,重酸甜,講究湯提鮮
,閩南菜包括漳州一帶,講究作料調味,重酸辣:閩西菜包括長汀及西南一帶,
偏重鹹辣,食材多為山珍。故,閩菜形成三大特色,一重於紅糟調味,二重於制湯,
三重於使用糖醋。
◎ 紅麴來源
經歷了中原漢族文化和當地古越族文化的混合而形成。福建是著名的僑鄉,旅外華僑
從海外引進的各種調味品,豐富了福建飲食文化,在唐代以前中原地區已開始使用
紅麴作為烹飪的作料。唐朝徐堅的《初學記》雲:「瓜州紅麴,參糅相半,軟滑膏潤,
入口流散。」這種紅麴由中原移民帶入福建後,紅色就成為閩菜烹飪美學中的主要色調
,有特殊香味的紅色酒糟也成了日常的作料,紅糟魚、紅糟雞、紅糟肉等都是閩菜主要
的菜餚。 資料來源:百度
紅麴製品已有千年歷史,不過直到1979年,日本東京農工大學教授遠藤章
(Akira Endo)從紅麴菌培養液中分離出膽固醇合成抑制劑monacolin K後,
才證實其保健功效,而紅麴的應用也從傳統的色素及風味添加劑,擴展成機能性食品。
紅麴代謝物的種類相當多,代謝物種類及產量會受發酵時的溫度、濕度、pH值與培養
基質影響,假如發酵環境不理想,使得γ胺基丁酸的產量減少,其降血壓的功效便會
大打折扣;若是橘黴素產量過高,反而對肝、腎有害。 資料來源:科學人雜誌
◎ 今日食材
◎ 製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