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令食譜系列-九轉大腸(山東菜)
上課日期:2013.11.24
◎ 山東菜
山東菜餚的淵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齊魯。南北朝發展迅速。經元、明、清
三代被公認為一大流派。原料多選畜禽、海產、蔬菜,善用爆、扒、烤、鍋、拔絲、
蜜汁等烹調方法,偏重於醬、蔥、蒜調味,善用清湯、奶湯增鮮,口味鹹鮮。
山東菜系的重要特點是「古」。特別是魯菜中的孔府菜。山東菜主要由濟南菜和
膠東菜組成。濟南菜餚主要依靠魯中、魯西南、魯西北的豐富食料,如大明湖的茭白
、蒲菜、藕,章丘的大蔥,黃河的鯉魚,泰安的豆腐,北園的蔬菜等。
◎ 九轉大腸特色
「九轉大腸」是山東濟南的傳統名菜。在清光緒年間,濟南九華林酒樓店主,把
豬大腸(直腸)經洗刷後,加香料用開水煮至硬酥,取出切段,加醬油、糖、香料等
調味,首先製成了香肥可口的「紅燒大腸」,贏得顧客的歡迎,逐漸聞名於市。
後來在製作方法上又有所改進,即將洗淨大腸入開水鍋中煮熟後,先入油鍋中炸,
然後再加調料和香料烹製,使「紅燒大腸」的味道更為鮮美。一些文人雅士食後,
感到此菜確實與眾不同,為取悅店家喜「九」之癖,並稱讚廚師製作此菜像道
「九煉金丹」一樣精工細作,使將其更名為「九轉大腸」。從此便馳名全省,
成為山東最著名的菜餚之一。 資料出處:大紀元
◎ 今日食材
◎ 製程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